(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人口老化成為趨勢,與生理老化相關慢性疾病日益受重視,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便是其中之一。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在1990年居死因第六位的COPD,到了2020年將攀昇至第三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趙瑩針對此病症做出以下解釋: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不可逆、漸進性惡化肺部疾病,起因於小呼吸道疾病(阻塞性細支氣管炎)和肺實質破壞(肺氣腫)。病人呼吸道會出現狹窄、多黏液。肺實質損傷使肺泡失去彈性,導致換氣不足。包含慢性咳嗽、呼吸困難、濃痰、運動時易喘、喘鳴與胸悶等。
危險因子有:吸菸,COPD最主要危險因子,占所有危險因子80-90%。環境有害物質:粉塵、二手菸、有害煙霧、毒性揮發溶媒。基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為目前明確被證實引起COPD的基因性疾病。懷孕期或孩童期肺部生長:此時期肺部發育不全或傷害都會增加罹病風險。肺部健康狀況:有氣喘/支氣管過度敏感病史、肺部反覆感染者。年齡:老化亦為多項危險因子之一。
趙瑩表示,臨床上各種治療均無法改變COPD病人肺功能逐漸下降的事實,因此針對穩定期病人,治療目標放在如何延緩疾病惡化,改善症狀。相對的,處於急性惡化期病人,治療目標放在如何將現有急性惡化造成影響降至最低,並預防再次惡化。
趙瑩提醒病患及家屬,必須注意的生活細節包括:提醒按時服用藥物。。減少家中環境空氣污染,如:粉塵、菸害、揮發性溶劑等。其他可能共病症,如:心衰竭、憂鬱症、失眠等疾病控制也同樣重要,避免惡化導致病況加重。飲食:注意均衡、好消化、不產氣等飲食原則。時時提醒病人執行肺部復健運動。學習急性發作的正確處理措施。適時的給予鼓勵與關心。她強調,病情控制需要病人與家屬互相協助與配合,做好自我疾病管理,便能長期與疾病和平共處,擁有健康非難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